第454章 落后4(2 / 3)
一旦事情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,那就只会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。
会试刚结束,全国士子还聚集在京城未离开。
那些没中的士子或钻入温柔乡寻安慰,或四处拜访高官,以求得到赏识,亦或巴结逢迎新晋贡生的同乡同窗们,京城的茶肆、食肆、酒肆、书肆等都是人满为患。
于是一夜之间,四处都在谈论那专利之法。
读书极耗银钱,来京赴考更是花费巨大,有些人考一两次就掏干家底,只能在家等着被朝廷派官。
然举子想要谋个好缺,也需得上下打点,又是一大笔银子。
如今,这专利法就是给他们送银子。
毕竟来京城赴考的举子们都是过了乡试的,其程文必会被各大书坊整理印刷成程文集,卖给还未考过乡试的学子们,书坊借此赚得盆满钵满,他们这些人是一个大钱都没瞧见。
若有了专利法,那些书坊就必须要花钱来买授权,他们便可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银钱。
因此,士子们是热切盼望这专利法通过的。
而阻拦此法的刘守仁,则成了阻碍他们获利之人,自会引得不少人的不满。
甚至还有人暗地里开始骂刘守仁只为那些奸商发声,还有人怀疑他是不是收了奸商诸多好处。
起先声音较小,没两日此事就在京城的士子间传遍了。
“若让此事拖延下去,于东翁的官声是大大的不利。”
刘守仁的幕僚吕先生面色很凝重。
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子,不久要回到全国各地,到时候将京城此等言论带向全国,刘守仁就真被认定与奸商为伍了。
堂堂次辅,竟为了奸商与士林为敌,必要被士林骂死。
大梁朝的官员,官声就如血条一般。官声越好,血条越厚,纵使被攻讦,也不会有事。要是官声没了,仕途也就完了。
“能几日内将舆论推到如此境地,这背后之人非他焦志行莫属!”
刘守仁咬牙切齿。
吕先生神情凝重:“若单单只一个焦志行,此事倒也罢了,若这背后还有胡益,东翁的处境就危险了。”
首辅的权力比次辅大上许多,原本焦志行可彻底压制住刘守仁。如今倒过来,几次大的决策都是刘守仁更占优,靠的是与胡益联手。
一旦胡益倒向焦志行,刘守仁这个次辅就真是孤掌难鸣了。
想到胡益在此事上的异常表现,刘守仁神情微变。
静思片刻,他道:“焦志行自持身份,又看重名声,必不会与胡益为伍。”
若焦志行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