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3章 宴席与远图(2 / 4)

记忆中红薯那堪称恐怖的潜力。

看来此地之人确实不懂红薯的科学种植之法,如高垄深耕、合理密植、保墒追肥等。

但即便如此,这里的粮食也足以自给自足,人们自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中,从大昌换回瓷器、丝绸等珍贵货物。

他神色不变,淡然道:“原来如此。虽是如此,本伯对此异域作物颇感兴趣,想带些回去试种观赏,亦让京师贵人见识一番海外风物。”

“此外,吕宋稻谷一年三熟,种子想必亦有其优异之处。可否劳烦李老爷,代为收购一批品相良好的红薯,以及本地的稻种?价钱方面,不必计较。”

李朝平虽觉诧异,但这点小事与方才商议的大事相比,根本不值一提,立刻满口答应:

“伯爷放心,此等小事包在鄙人身上!定为您挑选最饱满的红薯和最优良的稻种,妥善保管,送上船去!”

“如此,有劳了。”江云举杯示意。众人虽不解其深意,但见伯爷对此事上心,也纷纷附和,宴席气氛再次推向高潮。

丝竹声起,觥筹交错,直至夜深人静,方才尽兴而散。

翌日清晨,江云谢绝了李朝平安排的游览,只带着王世文、宋洪源及数名精干亲卫,信步走向港口区的市集。

他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——结识西洋商人,获取海图。

吕宋港作为南洋贸易枢纽,果然名不虚传。

码头上除了大昌的船队,还停泊着各式各样造型奇特的帆船,有三角帆船,也有来自更西方国度的卡拉克帆船,高耸的船楼、巨大的帆影,显示出迥异于东方的航海技术。

市集上人声鼎沸,各种语言交织,肤色各异的商人、水手、挑夫穿梭往来。

空气中弥漫着香料、皮革、热带木材和咸鱼混合的复杂气味。

江云一行人衣着气度不凡,又有护卫跟随,引得路人纷纷侧目。

在宋洪源的指引下,他们来到一处相对清净的街角,这里有几家由西洋商人开设的货栈。

透过敞开的门扉,可以看到里面陈列着羊毛织物、银器、甚至还有鸵鸟羽毛等奇特的西方货物。

江云选中了一家规模最大的货栈,店主是一名红发碧眼、身材高大的佛郎机人,名叫费尔南多。

宋洪源上前用生硬的佛郎机语夹杂着土语与之交谈。

费尔南多显然是个精明的生意人,见到江云气度不凡,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,将他们迎进店内。

双方通过宋洪源这个半吊子通译,艰难地交流着。

江云表达了对其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