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 对于外交部的安排(2 / 3)

是投资的资金。

看到赵繁提交过来的细则,英国代表觉得一阵牙疼,无语地说道:“在来之前我们没有考虑过实际投资,只是打算转让轧钢技术作为投资的成本。”

两边发交涉函的时候也没有说要加钱,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轧钢技术来的,没想到他们代表团过来后却是这一套说辞。

这就像是去餐厅,在门口谈好的是一道菜,可到餐桌上上的是10道菜。

做都已经做出来了,这个时候不想给钱,多少有点说不过去。

赵繁却没有半点理亏的意思,只是提醒对方道:“我们这里已经有下游的销售渠道,只要产品生产出来,不用考虑消化的时间,没有比这更适合的投资项目了。”

苏联的钢材质量目前已经落后于欧美,生产出来的钢材也可以作为结算的产品。

更不要说亚洲好多都是发展中国家,对钢材的需求量非常大,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愁销路。

英国的代表团不想答应:“可我们出钱出技术,回报太少了。”

华夏给出的条件就是优先供货给英国,其他的都是正常交易,可他们却要付出资金和技术。

而华夏提供的就是基础的资源,这些条件其他国家也可以提供,这就让英国代表团觉得合作不对等。

赵繁看他们一副想讨价还价的架势,只能淡淡地提醒道:“我们都知道这个合作协议需要快速签订,这么反复拉扯,变数太大了,能答应的我们会答应,不能的也没有回旋的余地。”

美国还在一边虎视眈眈,英国内部拖后腿的人也大有人在。

要是这个协议不赶紧签,后面还能不能签那就犹未可知了。

英国目前的处境确实不妙,代表团的成员商量了十几分钟,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一条例。

其他有争议的地方,基本上都是赵繁坚持,他们就得退步。

和出国之前预想的差不多,对上这个人,根本没有占上风的机会。

协议签订之后,外交部开了一个小的庆功会。

陈宏感慨地说道:“这真的是我们第一次和欧美国家交涉最顺利、最快速的一次。”

自从赵繁加入外交部,华夏就和国际上的这些国家有了来往。

可因为底蕴问题,即便是能争取到优势,也要反复拉扯很长时间,更不要说经常都是处于下风。

这次能这么快签订协议,特别是看着那个英国代表一脸的便秘样,谁心里都很是畅快。

在场的人都知道这是谁的功劳,于是纷纷恭维起了赵繁。

“赵主任不是说了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