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五章(18 / 29)

正在研究解决之道,不过,既然有人私铸假钱,必然是有利可图,所以才甘冒杀头之罪

公孙策大人,民间常有人把铜钱融化后取其原铜,再经过 加工制成铜器,其价值反而超过了铜钱本身的价值

包拯嗯,连朝廷的钱监里都发生过融化旧钱,铸造新钱的情景

公孙策大人,学生方才在研究这个假钱的成色,如果有人把真钱融掉,取出原铜,在铸造假钱的时候减少铜的分量,这其中的差异便是利润之所在

包拯不错

展昭公孙先生是否再说得明白点

公孙策好,钱监在铸造官银之时,铜占六分,锡铅合占三分,倘若把铜的成分降低至三分,将锡铅提高至七分,那么再扣除锻造之时的火耗,人工,磨损,一枚真钱足足可以制造出两枚假钱而有余

展昭原来如此,这些新钱所以比旧钱重,就是因为铅的成分放多了

公孙策很有可能,如果把这些假钱重入熔炉,确认其中铜锡铅各占的分量,就更加明确了

展昭可是此地既无熔炉也无工匠,该如何查证呢?

蓝若琳交给我吧

展昭你有办法?

蓝若琳金王子的黄金城里有一个黄金熔炉,我去借来用用

展昭那工匠呢?

蓝若琳我亲自来

公孙策就凭你?

公孙策三人一致看向若琳

蓝若琳小的时候,我干爹经常的带我去铸币司小住,我也亲眼见过那些工匠制作钱币的经过,所以我也会一些皮毛

包拯想不到若琳连熔钱也会啊?

蓝若琳算不上会,只是略懂一二而已

包拯那明天你就去仙境找他借熔炉吧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