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五章(11 / 25)
,身为镇国将军,应可服众
十日后的宣政殿
司马玉龙此次武举由本王,忠义王,镇国将军,枢密院使为主考官,程涛为副考官,第一轮考试为文试,由枢密院主负责,考察学生的对兵法的认知程度,第二轮,所有文试过关者,考查箭术,枪术,和各自练习的兵器,由兵部负责监督,主副考官亲拟十个胜出者,第三轮,十人分成两组,这两组的名单由主考官亲自决定,然后两组考生一对一进行比武,三招之内制服对手者,直接获胜,三招以外者,不论最后胜负,只看过程中的比武招式,从中挑选出五位佼佼者,最后把文试成绩和武试成绩结合,分配职务
众人国主英明,臣等遵旨
司马玉龙退朝
会试殿内
司马玉龙武科考生正在进行文试,题目是:谈谈三国时孔明的空城计的看法,并简述,如果晋朝先祖司马懿选择攻城,有何妙策可破此计?
此事本是禁谈之事,因为涉及晋朝先祖,玉龙身为司马家后代,本应该避开此话题,可玉龙想试试本届考生的胆识,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有能力胜任大任,玉龙看着千篇一律的考卷,不禁心中恼火,难道就没有考生有过人之处?突然,玉龙的目光停在了一张考卷上:?资治通鉴?中写道,太和二年春,正月司马懿攻新城,旬有六日,拔之,斩孟达,足以证明,晋朝先祖司马懿当时远在洛阳,并非是带兵攻城之人,如有真有空城计其事,按推测,当时带兵攻城的应是张(合阝)此计是一种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,学生认为并不可取,此计要破起来也非常简单,此城较小,以当时张(合阝)的兵力足以将城围起来,采用围而不攻的计策,让城内断水断粮,十天后,此城必破
汤乐禀国主,此人是陶侃陶大将军的后代
司马玉龙果然出身名门司马玉龙 好,这陶志出于何处?
汤乐他就是本届武举文试第一,剩余的本王已经排好名次,汤丞相要稳妥记录,妥善存档于枢密院
翌日武试场上,考生们蓄势待发,苦练武功一生,为的就是可以考取功名,为国效劳,施展自我的抱负,陶志出生名门,对箭试,枪试的基本测试,可谓遥遥领先,同样出色的考生还有李翰瑞,窦云阳,陈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